近日,江西理工大学刘亦晴老师在全省第三届教学创新大赛中一展风采,所授的《国际贸易》课程获得课程思政组一等奖。这份荣誉是继学校在江西省2022年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中获批1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及8门课程后又取得的优异成绩,是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“高站位”推进 牢固树立思政教育理念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
2018年,江西理工大学出台了《关于“课程思政”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》文件,从指导思想、总体目标、基本原则、改革路径、主要内容及实施保障等方面为课程思政的机构设置、运行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与保障。
同时,江西理工大学成立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,系统谋划,开展课程思政研究、标准制定、教学指导、督导评价。各学院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,党委切实承担主体责任,根据学院特色及课程特色进行自主探索及内外沟通。
“多措施”并举 稳步推进知识传授到位和价值引领到位
“深度挖掘地质课程的特色思政元素,将专业知识点跟思政元素有机结合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,以开拓课外思政实践第二课堂,实现科教融合。”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陈飞教授表示。第二课堂、社会实践等环节中课程思政的体现,落实了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,推动构建在OBE理念下真善美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体系。
“选树典范,以点带面”也是学校实行“多措并举”中的一个措施。学校目前培育了83门研究生、394门本科生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建设了16个校级课程思政案例库,共获批1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1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培育项目。通过提炼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意义的优秀经验做法,学校在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基础上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、体系完备的课程思政典范项目。该校的每个学院均各聘请了一位思政课教师,形成了“一对一院”指导模式和协调联动机制,大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;通过体系化建设,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;通过加强示范课程、示范专业的引领带动整体提升的做法,使得育人成效与课程质量双向提升、同频共振。
此外,江西理工大学校报还开辟了“探索课程思政”专栏,旨在宣传学校获奖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案例分享和经验,迄今为止,已报道了9期,共14人次。学校还通过成立实体工作站,实现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实体化运行,并组织了全校范围内的课程思政培训,为教师提供了优质、便捷的学习、交流平台。
“立体式”督查 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支持
江西理工大学从上至下、层层递进,为课程思政建设施加了诸多推动力。该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教务部门牵头抓总、相关部门协同联动、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,通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,健全课程思政督导检查、激励约束等常态机制,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各奖项评审、评价、评估中,构建了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。同时,还以学院课程思政分中心考核指标体系为指引,将日常督导与专项检查相结合,采取不定期编制课程思政工作简报,刊登课程思政工作计划、工作进展、工作成效等形式加强课程思政工作建设的管理。
“优质化”提升 培养高质量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及研究成果
近年来,江西理工大学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新渠道,形成了独具“江理特色”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。该校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,目前,已有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结项验收,获批课程思政类教改项目共四十余项,发表课程思政相关论文五十余篇。
除此之外,学校通过设置课程思政案例库招标课题,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发独具学校及地域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,树立特色品牌,如挖掘“红色文化、阳明文化、矿冶文化”等,通过打造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及丰富的图片与视频资源,为课程思政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近年来,学校不断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夯实基础、筑牢根基,营造了良好的课程思政氛围,使课程育人成效得到显著提升。教师以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的方式,引发学生心理上的共鸣,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、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。(晏露宇、郭丽红、赵琪、冷可微)
http://jx.news.cn/2023-04/28/c_1129577522.htm